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亚洲色图13p/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黄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ar高清视频

常識積累:出自三國演義的成語

來源:國家事業單位考試網 2023-07-21 11:26:17
  常識判斷考點范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國家事業單位考試網(www.linusblanket.net)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出自三國演義的成語”。
 
  1、〖懊悔無及〗 成語典故: ·第98回;“于是即令人往探之,果是虛營,只插著數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無及。”
 
  2、〖傲睨得志〗 成語典故: 原來曹操自破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飲宴,無事少出,國政皆在相府商議。
 
  3、〖昂然而入〗 成語典故: 須臾,李恢昂然而入。 
 
  4、〖昂然直入〗 成語典故: 何進昂然直入。 
 
  5、〖安身之處〗 成語典故: 近聞劉景升病在危篤,可乘此機會,取得荊州為安身之地。 
 
  6、〖安身之地〗 成語典故: 近聞劉景升病在危篤,可乘此機會,取彼荊州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7、〖傲賢慢士〗 成語典故: 何期逆賊恣逞奸雄,傲賢慢士,故特來見明公。
 
  8、〖步步為營〗 成語典故: 可激勸士卒,拔寨前進,步步為營,誘淵來戰而擒之。
 
  9、〖敗兵折將〗 成語典故: 袁本初敗兵折將。
 
  10、〖不測風云〗 成語典故: 孔明笑曰:‘天有不測風云’,人又豈能料乎?·第四十九回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九回“李定道:‘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暫時禍福。你怎么就保得無事?’”
 
  11、〖半籌莫展〗 成語典故: 周瑜雖能用計,豈能出諸葛亮之料乎?略用小謀,使周瑜半籌不展。
 
  12、〖不成體統〗 成語典故: 刻印不及,以錐畫之,全不成體統。 
 
  13、〖不此之圖〗 成語典故: 不此之圖,而伐荊州,荊州豐樂之地,國和民順,未可動搖。
 
  14、〖不次之圖〗 成語典故: 以明公之威,擊疲憊之眾,如迅風之掃秋葉也。不此之圖,而伐荊州;荊州豐樂之地,國和民順,未可動搖。 
 
  15、〖寶刀不老〗 成語典故: 張郃出馬,見了黃忠,笑曰:‘你許大年紀,猶不識羞,尚欲出陣耶?’忠怒曰:‘豎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16、〖步罡踏斗〗 成語典故: [孔明]日則計議軍機,夜則步罡踏斗。
 
  17、〖兵精糧足〗 成語典故: 今江東兵精糧足,且有長江之險。
 
  18、〖不可造次〗 成語典故: 此事當深慮遠議,不可造次。
 
  19、〖兵疲意阻〗 成語典故: 諸公不知兵法,備乃世之梟雄,更多智謀,其兵始集,法度精專,今守之久矣,不得我便,兵疲意阻,取之正在今日。
 
  20、〖病勢尪羸〗 成語典故: 此正如病勢尪羸已極之時也。
 
  21、〖不世之略〗 成語典故: 今天子蒙塵,將軍誠因此時首倡義兵,奉天子以從眾望,不世之略也。
 
  22、〖避兇就吉〗 成語典故: 主公宜避兇就吉,不可輕舉妄動。
 
  23、〖避嫌守義〗 成語典故: 今主公避嫌守義,恐失眾人之望。
 
  24、〖把薪助火〗 成語典故: 今求軍馬錢糧,切不可與。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
 
  25、〖飽學之士〗 成語典故: 公等皆飽學之士,登此高臺,可不進佳章以紀一時勝事乎?
 
  26、〖撥云霧見青天〗 成語典故: 今遇明主,如撥云霧而見青天!
 
  27、〖不置褒貶〗 成語典故: 操嘗造花園一所;造成,操往觀之,不置褒貶,只取筆于門上一‘活’字而去。
 
  28、〖別作良圖〗 成語典故: 愿陛下納秦宓金石之言,以養士卒之力,別作良圖,則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29、〖出榜安民〗 成語典故: 請后主還宮,出榜安民,交割倉庫。
 
  30、〖赤膊上陣〗 成語典故: 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下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戰。
 
  31、〖才薄智淺〗 成語典故: 某才薄智淺,不稱其職。
 
  32、〖躊躇不定〗 成語典故: 操欲立后嗣,躊躇不定。 
 
  33、〖躊躇不決〗 成語典故: 四人爭論未定,紹躊躇不決。
 
  34、〖草船借箭〗 成語典故: 用奇謀孔明借箭,獻密計黃蓋受刑。
 
  35、〖尺寸可取〗 成語典故: 仆雖一介書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負重故也。
 
  36、〖初出茅廬〗 成語典故: 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37、〖唇齒之戲〗 成語典故: 足下深知安邦定國之道,何在唇齒之戲哉!
 
  38、〖乘其不備〗 成語典故: 我乘其不備而更追之,故能勝也。
 
  39、〖赤身裸體〗 成語典故: 耀武揚威,辱罵不絕;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體,或誰或坐。
 
  40、〖赤身露體〗 成語典故: 吳班引兵到關前搦戰,耀武揚威,辱罵不絕,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體,或睡或坐。
 
  41、〖初生之犢不懼虎〗 成語典故: 俗云:‘初生之犢不懼虎。’父親縱然斬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
 
  42、〖才疏智淺〗 成語典故: 愚才疏智淺,恐不堪當此任。 
 
  43、〖塵頭大起〗 成語典故: 山后塵頭大起,必有伏兵。
 
  44、〖赤體上陣〗 成語典故: 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下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戰。
 
  45、〖才望兼隆〗 成語典故: 今卿亦須薦一才望高隆者,代卿為妙。
 
  46、〖殘賢害善〗 成語典故: 而操遂承資跋扈,恣行兇忒,割剝元元,殘賢害善。
 
  47、〖村野匹夫〗 成語典故: 馬超曰:‘吾家屢世公侯,豈識村野匹夫!’ 
 
  48、〖東沖西突〗 成語典故: 曹操見云東沖西突,所向無前……奮然大怒,自領左右將士來趕趙云。
 
  49、〖得而復失〗 成語典故: 孔明變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復失,與不得同。公以此賀我,實足使我愧赧耳!’
 
  50、〖大獲全勝〗 成語典故: 玄德大獲全勝,引軍入樊城,縣令劉泌出現。
 
  51、〖大吉大利〗 成語典故: 孔明曰:‘來意亮已知道了。適間卜《易》,得一大吉大利之兆。
 
  52、〖丁寧告戒〗 成語典故: 吾累次丁寧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領此重任。
 
  53、〖刀槍劍戟〗 成語典故: 卻教帳中排開七重劊子手,刀槍劍戟,燦若霜雪。 
 
  54、〖大仁大義〗 成語典故: 日行十里,不思進取江陵,甘與同敗,此也大仁大義也。
 
  55、〖膽喪心驚〗 成語典故: 袁紹父子膽喪心驚,奔入舊寨。
 
  56、〖低頭喪氣〗 成語典故: 嚴畯低頭喪氣而不能對。
 
  57、〖等閑人物〗 成語典故: 操還營自思:‘孫權非等閑人物……’于是有退兵之意。
 
  58、〖等閑視之〗 成語典故: 汝勿以等閑視之,失吾大事。
 
  59、〖等閑之輩〗 成語典故: 魏有鄧艾,足智多謀,非等閑之輩。
 
  60、〖大雨滂沱〗 成語典故: 行了數日,忽值大雨滂沱,行裝盡濕。
 
  61、〖大言欺人〗 成語典故: 軍敗于當陽,詈窮于夏口,亙亙求救于人而猶言不懼,此真大言欺人也。
 
  62、〖地遠山險〗 成語典故: 愚有片言,望丞相察之,南蠻恃其地遠山險,不服久矣,雖今日破,明日復叛。
 
  63、〖蠹政病民〗 成語典故: 時皓〔孫皓〕居武昌,揚州百姓溯流供給,甚苦之;又奢侈無度,公私匱乏。陸凱上疏諫曰:‘……又左右皆非其人,群黨相挾,害忠隱賢,此皆蠹政病民者也。’ 
 
  64、〖抵足而眠〗 成語典故: 瑜曰:‘久不與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 
 
  65、〖抵足而臥〗 成語典故: 一日,眾官皆散,權(孫權)留魯肅共飲,至晚同榻抵足而臥。
 
  66、〖燈燭輝煌〗 成語典故: 軍士引闞澤至,只見帳上燈燭輝煌,曹操憑幾危坐。
 
  67、〖大展經綸〗 成語典故: 先取荊州后取川,大展經綸補天手。
 
  68、〖恩榮并濟〗 成語典故: 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恩榮并濟,上下有節,為治之道,于斯著矣。
 
  69、〖恩怨分明〗 成語典故: 某素知云長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
 
  70、〖反敗為勝〗 成語典故: 將軍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堅壘,任謗任勞,使反敗為勝,雖古之名將,何以加茲!
 
  71、〖法不徇情〗 成語典故: 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法不徇情,爾直深戒。
 
  72、〖紛紛穰穰〗 成語典故: 孔明端坐于帳上,只見蠻兵紛紛穰穰,解到無數。
 
  73、〖反覆無?!?成語典故: 操曰:‘袁譚小子,反覆無常,吾難準信。’ 
 
  74、〖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成語典故: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75、〖封金掛印〗 成語典故: [曹操]因謂張遼曰:‘云長封金掛印,財賄不以動其心,爵祿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 
 
  76、〖反客為主〗 成語典故: 拔寨前進,步步為營,誘淵來戰而擒之,此乃反客為主之法。 
 
  77、〖鳳毛雞膽〗 成語典故: 羊質虎皮功不就,鳳毛雞膽事難成。 
 
  78、〖繁禮多儀〗 成語典故: 今紹有十敗,公有十勝,紹兵雖盛,不足懼也。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此道勝也。
 
  79、〖費力勞心〗 成語典故: 吾為汝御敵,費力勞心。汝今積財吝賞,何以使士卒效命乎? 
 
  80、〖放龍入?!?成語典故: 此放龍入海,縱虎歸山也,后欲治之,其可得乎? 
 
  81、〖逢山開路,遇水疊橋〗 成語典故: 軍旅逢山開路,遇水疊橋,豈有泥濘不堪行之理!
 
  82、〖奮武揚威〗 成語典故: [姜維]奮武揚威,殺入魏軍之中,左沖右突,魏兵大亂。
 
  83、〖拂袖而起〗 成語典故: 操先見張松人物猥瑣,五分不喜;又聞語言沖撞,遂拂袖而起,轉入后堂。
 
  84、〖放魚入海〗 成語典故: 今劉備釜中之魚,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時擒捉,如放魚入海,縱虎歸山矣。 
 
  85、〖滾鞍下馬〗 成語典故: 良久,見一員小將,白袍銀鎧,滾鞍下馬。
 
  86、〖各霸一方〗 成語典故: 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
 
  87、〖骨顫肉驚〗 成語典故: 卻說王甫在麥城中,骨顫肉驚,乃問周倉曰:‘昨夜夢見主公深奧血污……不知主何吉兇?’ 
 
  88、〖蓋地而來〗 成語典故: 漢軍大敗,后面漫山塞野,黃巾蓋地而來,旗上大寫‘天公將軍’。
 
  89、〖割恩斷義〗 成語典故: 自桃園締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違,割恩斷義?
 
  90、〖股肱心腹〗 成語典故: 先生乃吾之股肱心腹,倘有疏虞,如之奈何?
 
  91、〖葛巾布袍〗 成語典故: 干葛巾布袍,駕一只小舟,徑到周瑜寨中。
 
  92、〖國家大計〗 成語典故: 于禁等被水所淹,非戰之故;于國家大計,本無所損。
 
  刷題鞏固
 
  【例題】在下列成語故事中,出自《三國演義》的是(   )。
 
  A.固若金湯
 
  B.初出茅廬
 
  C.殃及池魚
 
  D.高陽酒徒
 
  答案:B
 
  【解析】本題為文學常識。
 
  初出茅廬出自明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第三章第九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B選項正確,當選。
 
  第二步:分析選項
 
  A選項:固若金湯出自《漢書·蒯通傳》“必將嬰城固守,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后來引申為固若金湯,形容工事無比堅固,排除。 C選項:殃及池魚出自北齊·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國亡猿,禍延林木,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排除。 D選項:高陽酒徒出自《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復入言沛公,吾高陽酒徒也,非儒人也”,排除。 故本題選B。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