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高標準農田建設
為進一步幫助考生提升答題水平,本文國家事業單位考試網(www.linusblanket.net)特別推薦熱點解讀“高標準農田建設”。希望考生閱讀本文,對熱點的把握有一定的幫助。
【熱點背景】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標準農田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突出抓好耕地保護和地力提升,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切實提高建設標準和質量,真正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
2021年9月,《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向社會公布, 《規劃》提出了今后一個時期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指導思想、工作原則、總體目標、建設標準和建設內容、建設分區和建設任務、建設監管和后續管護、效益分析、實施保障等,是指導各地科學有序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重要依據。
【公考角度解讀】
[提出觀點]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糧食穩產保供既要保數量,還要保多樣、保質量、保生態。穩住糧食安全這個壓艙石,既要確保耕地的數量,還要不斷提升耕地質量以及整個農田的綜合產能。
[綜合分析]
原因:高標準農田是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農田,是耕地中的精華。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是鞏固和提升糧食安全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舉措和緊迫任務。
建設高標準農田是鞏固和提升糧食產能的關鍵舉措。近年來,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全社會庫存充裕。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我國糧食仍處于而且將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隨著人口數量的增加,特別是消費結構、營養水平的提升,我國糧食需求都還將保持剛性增長的態勢。再加上病蟲害和自然災害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在這種環境下,我們必須提升糧食安全的危機感,必須要不斷鞏固和提升糧食的綜合生產能力。
問題:從全國來看,我們的國情就是人多地少水缺,而且耕地的質量總體還不高,中下等質量的耕地占到70%左右,后備資源不足。加上光溫、水土時空分配不均,還有利用不合理等問題,農田基礎設施薄弱,抗災減災能力還不強。
影響:民以食為天,食以土為本。農田作為糧食生產的基礎,其質量高低不僅影響糧食產量的高低,還關系到農產品質量的好壞,是糧食安全的根基。同時,農田作為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土壤是重要的碳庫(碳匯),對推動農業綠色低碳發展,推進農業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對策]
一是要加強組織領導。高標準農田建設實行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鄉抓落實、群眾參與的工作機制。要進一步壓實地方責任,抓好目標分解、任務落實、資金保障、監督評價和運營管護等工作。
二是要突出規劃引領。各地要按照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建設規劃體系的要求,抓緊編制地方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作為項目和資金安排的重要依據,明確本地區建設目標任務,將建設任務分解到市、縣,落實到具體的地塊,同時要充分做好與國土空間、水資源利用等相關規劃的銜接。
三是要加大科技支撐。高標準農田建設是科技含量比較高的一項工程。要在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全過程各個環節,包括建設、管理和后期的運營維護方面,加強技術創新,尤其要加大對農田防災減災抗災能力提升、土壤退化等耕地質量提升、農田信息化管理等關鍵技術問題的攻關,力爭在農田建設中,形成良田良制、良種良法、農機農藝相融合與集成應用的格局。
四是要嚴格監督考核。按照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進一步完善高標準農田建設評價制度,強化評價結果運用,壓實地方建設責任。同時,加強建設資金全過程績效管理,做好績效運營監控和評價。
五是要加強能力建設。加強行業自律和動態監管,大力推行信用承諾制度,依法依規建立健全高標準農田建設從業機構失信懲戒機制。鼓勵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要加強技術培訓和業務交流。加強廉政建設,推進項目建設公開透明、廉潔高效,切實防范農田建設項目管理風險。
六是要強化資金保障。高質量農田建設是一個公益性的、基礎性的、長遠性的系統工程,為此各級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另一方面,要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完善多元化的籌資機制,統籌整合相關涉農資金,保證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和建設任務能夠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