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改革 今年這些重要進展你需要知道
來源:人民網
2017-05-19 16:47:11
原標題:記者觀察:事業單位改革 今年這些重要進展你需要知道
日前,中宣部、中編辦、財政部、人社部聯合印發《關于深化中央主要新聞單位采編播管崗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試行意見》,此舉旨在發揮出事業體制凝聚新聞人才的重要作用。
以此為動向之一,事業單位改革多個層面在今年繼續落地,如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權益在制度層面進一步趨同;對占全國事業單位人員總數70%的高校、公立醫院等事業單位,今年印發了加強領導人員管理的5個辦法。
在事業單位改革的后半場,夯實頂層設計方案、重塑事業單位“干事”形象的趨向明顯,以加快推進在2020年形成中國特色公益服務體系。
后“雙軌制”時代 “平權”舉措繼續出臺
今年初,人社部和財政部印發通知,要求做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職業年金轉移接續工作?!稒C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職業年金轉移接續經辦規程(暫行)》(以下簡稱“經辦規程”)同時發布。
這是2015年1月國務院出臺的《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的配套文件,將促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順利推進。
市場經濟下,體制內外人員流動已形成常態,相關權益保障必須跟上。《經辦規程》既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職業年金轉移接續,也涉及機關事業單位之間、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以及職業年金與企業年金之間的轉移接續。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業期內,可暫不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待正式離職后,再相應轉移接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為進一步促進養老保險制度的公平統一,今年4月,《統一和規范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辦法》由人社部和財政部印發。
所謂記賬利率,是計算參保者未來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主要的參數。按照《決定》,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統一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個人賬戶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
根據這一辦法,新的記賬利率確定辦法是以工資增長率為參考,以達到設定的目標替代率為依據,保障參保者退休后的基本生活。
此外,國務院對2017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工作做出部署,從1月1日起,為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16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5%左右。
這是繼去年之后,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再次同步調整。在人社部今年第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盧愛紅介紹,預計會有89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和1700多萬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受益。
“這次調整注重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平衡、地區間平衡、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前和改革后待遇調整辦法的銜接。”盧愛紅同時表示。
這些事業單位的干部 5個辦法來管理
事業單位是提供公益服務的主要載體,加強事業單位領導班子建設,選好配強領導人員,并加強管理監督,對事業單位發揮出應有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1月,中組部分別會同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印發《宣傳思想文化系統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辦法》《高等學校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辦法》《中小學校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辦法》《科研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辦法》《公立醫院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辦法》這5個辦法。
宣傳思想文化事業單位、高校、中小學校、科研院所和公立醫院是事業單位的主體,職責與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民生密切相關。據了解,其從業人員占全國事業單位人員總數的70%以上。
習近平指出,選什么人就是風向標,就有什么樣的干部作風,乃至就有什么樣的黨風。上述5個辦法重申,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公道正派核心理念,嚴格標準條件和程序,精準科學選人用人,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
在資格條件上,5個辦法對領導人員的要求更精準。比如,宣傳思想文化事業單位辦法把具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和黨性原則作為任職首要條件;公立醫院辦法強調領導人員要自覺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
在選拔任用方式上,5個辦法提出一般采取單位內部推選、外部選派、競爭(聘)上崗、公開選拔(聘)等方式。此外,在條件成熟的中小學校、科研事業單位、醫院,也可以對行政領導人員全部實行聘任制。
事業單位領導人員大多集管理者和專家于一身,是特殊的領導人才群體,不能簡單套用黨政領導干部管理模式。圍繞工作支持、待遇保障、心理關懷等方面,5個辦法提出一系列激勵舉措。如規定,對好校長、好院長、好所長等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延長任職年限,不搞一刀切。
在對領導人員從嚴管理方面,5個辦法強調抓住一把手這個“關鍵少數”,并且聚焦群眾反映強烈、問題較多的領域和環節,把監督重點落得更細更實。如對高校和中小學校領導人員,將加大對招生錄取、職務(職稱)評聘、基建項目等方面的監督力度。
激發干事活力 人事管理聚焦“人才”待遇
日前,中宣部、中編辦、財政部、人社部聯合印發《關于深化中央主要新聞單位采編播管崗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試行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媒體競爭關鍵是人才競爭,媒體優勢核心是人才優勢。上述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此舉旨在統籌事業單位用人機制和其他多種用人機制,既充分發揮事業體制凝聚人才的重要作用,又善于運用靈活用人機制激發新聞輿論工作隊伍活力。
根據《意見》,將開展人員編制總量管理試點。這是針對部分事業單位編制不足、編外用工不規范問題,提出的一項新的事業單位管理辦法。用人單位在確定的人員編制總量內重新設崗、自主用人,總量內人員與原有使用事業編制的人員同崗同工同待遇。
此外,《意見》還提出規范用工制度,中央主要新聞單位要建立規范的用工制度,與全體采編播管人員直接簽訂聘用合同或勞動合同,推動形成新聞單位與采編播管人員相對穩定的人事勞動關系。不采取勞務派遣方式使用采編播管人員。
為激發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技人員科技創新活力和干事創業熱情,今年3月,人社部印發《關于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技人員創新創業,破除制約專技人員創新創業的體制機制障礙,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是加快科技創新的重要舉措。”人社部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表示。
《指導意見》適用的創新創業活動突出圍繞創新這一主題,涉及的創業也是與創新有關的創業??刹扇炻殹⒓媛毜确绞?,到企業從事與事業單位業務領域相近的創業活動;在職創辦企業的,創業項目須與本人在事業單位所從事專業相關;離崗創業的,須離崗帶著科研項目和成果創辦科技型企業或者到企業開展創新工作。
《指導意見》同時明確,離崗創業人員的有關待遇,包括依法繼續在原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繼續執行原單位職稱評審、培訓、考核、獎勵等管理制度。
此外,事業單位應當與離崗創業人員應當訂立離崗協議,并可在3年內保留人事關系,離崗創業人員返回的,如無相應崗位空缺,可暫時突破崗位總量聘用,并逐步消化。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