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亚洲色图13p/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黄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ar高清视频

中國現代科學成就-科技常識

來源:國家事業單位考試網 2017-02-08 13:06:33
   事業單位考試科技常識:中國現代科技成就
 
    公共基礎知識(綜合知識)
 
    中國基礎科學研究在經費十分困難的條件下仍有許多進展,在高能物理方面建立了自己的高能物理研究基地,有了最適合粲粒子物理能區工作的正負電子對撞機,在海拔5500米的甘巴拉山裝置了超高能乳膠室,獲得了反西格馬負超子的發現、粒子物理的層子模型和贗矢量流部分守恒定律以及濤子質量的標定等成就。
 
    在核物理方面,建成了1.5米重離子加速器,開展了低能重離子核物理研究,首次合成超鈾元素锎等。此外還建造了1.5兆電子伏直線感應加速器、同步輻射裝置、同位素分離器、受控核聚變裝置和掃描隧道顯微鏡等科學研究設備以及大口徑反光望遠鏡、太陽磁場望遠鏡、13.7毫米波射電望遠鏡、氫原子鐘等天文儀器。
 
    在基礎研究領域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如數理領域的哥德巴赫猜想、有限元法的標準算法、數學定理的機器證明、微分動力系統穩定性、分子軌道圖形理論方法、暖云降水理論、地球內核旋轉稍快的發現,生命科學領域的牛胰島素合成、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合成、胰島素三維結構與功能關系的研究、蛋白質功能基因的修飾、水稻基因物理圖譜,還有彗星和小行星的發現、準晶體的發現、澄江化石群等古動植物化石的發現,在生物固氮和光合作用研究、東亞大氣環流研究、古氣候和古新星研究、黃河探源、雅魯藏布江探險以及南極和北極的考察等方面都有眾多收獲。
 
    技術進步的重要標志在于掌握高技術的能力。中國科學家和工程師掌握了制造原子彈、氫彈 、核發電和核輻射等核技術以及發射遠程運載火箭、各種用途的人造地球衛星乃至宇宙飛船的技術,制造的電子計算機有10億次巨型機、千萬次向量機。數百萬次超小型機以及曙光1號和曙光1000等高性能并行機,發展了時態邏輯語言、漢字語言信息處理系統、漢語語文轉換系統等軟件系統,研制了中文智能接口和高密度信息貯存裝置,在量子計算和量子通訊方面也有了量子避錯原理和量子隱形態實驗可喜的進展。
 
    在激光技術方面我們研制出“神光”等高功率的激光裝置、半導體量子陷阱激光器、自由電子激光裝置和1.35微米半導體激光器等激光系統并掌握了高速光導纖維通信技術。獨創的雙離子束外延機、3微米集成電路工藝的突破以及核工業機器人、六維機器人、爬壁機器人等多種機器人的制造和6000米水下機器人探海實驗成功,代表了我們在精密制造方面的進步。
 
    在生物技術方面,玉米和大豆的固氮、抗蟲棉花、基因工程疫苗、試管嬰兒和試管羊、人類基因在植物中的表達和高等動物克隆等生物技術成績斐然。材料科學方面,高溫超導體材料和納米材料、高性能固體推進料、非線性晶體和激光晶體等的研究都取得可喜成就。
 
    在技術科學方面還有復式燃燒理論、葉輪機械三元流動理論、冷壓狀態方程、齒輪動態整體誤差理論、非線性系統的最優控制等有影響的理論成果。
 
    工程方面的進步突出地表現在大型設備的制造能力上,中國已能制造12.5萬千瓦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組、17.5萬千瓦低水頭發電機組、50萬千瓦高壓輸變電設備、200噸級電渣重熔爐、1.5萬噸滌綸拉絲設備、24萬噸尿素生產、30萬噸合成氨設備、1000萬噸級露天采礦設備 。
 
    武漢和南京的長江大橋、長江葛洲壩和黃河小浪底兩大水利樞紐以及正在興建的三峽工程代表了橋梁和水壩的建設能力,萬噸級巨輪、運7客機、高速公路建設和火車提速表現了交通運輸方面的進展。
 
    大慶油田的成功開發充分顯示了中國自力更生方針的力量,噴氣紡紗、合成橡膠表現了吸收和創新技術的能力。
 
    農業進步的科學技術的貢獻已經達到35%,在良種推廣和耕作制度的改革方面進展巨大。秈型雜交水稻、魯棉1號棉花、鐵豐1號和東農36號大豆和小麥等良種的推廣對農作物增產起了巨大的作用,51年來農作物品種更換了四、五次,每次都增產20%~30%,主要作物良種覆蓋率已達80%,造林成活率提高20%,復種指數提高了25%。
 
    在醫藥衛生領域,顯微外科和癌癥早期診斷顯示了醫療技術的進步,基因工程多肽藥物、向導藥物和抗體工程等都有了可喜的進展,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已取代血源性疫苗投放市場,在中醫藥方面也有針刺麻醉和洋金花麻醉藥以及抗瘧疾青蒿素藥物的成績,在計劃生育和人口理論方面的成功令世界矚目。
 
    中國現代科技發展成果簡表

年  份 科學家 科技成就 意  義
1964 鄧稼先等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打破了美國和蘇聯的核壟斷,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
1965 鈕經義等 首次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結晶牛胰島素 開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質的時代
1970 錢學森等 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1973 陳景潤 發表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詳細證明論文,并修改了1966年宣布的數值結果 取得了世界上關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好成果(最接近于“1+1”),在世界數學界引起強烈反響,被稱為“陳氏定理”
1973 袁隆平 雜交水稻 解決了中國乃至世界人民的吃飯問題
1979 王選 漢字激光照排系統 為漢字告別鉛字印刷開辟了道路,被譽為“漢字印刷術的第二次發明”
1983 —— “銀河—I”型巨型計算機 中國第一臺每秒運算1億次以上的計算機,標志我國高性能計算機研制技術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1991 —— 秦山核電站 中國第一座自己研究、設計和建造的核電站
2006 —— 青藏鐵路通車運營 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
2007 —— “嫦娥一號”發射成功 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月球探測器的國家
2012 —— “遼寧艦” 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
載人潛水器“蛟龍”號 突破7000米的最大設計深度
2013 ── “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 世界上運算最快的超級計算機(截至2014年11月)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