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治理霧霾刻不容緩 莫讓“等風來”成習慣
來源:國家事業單位考試網
2016-12-21 13:33:03
連日來,覆蓋中國十余省份的重霾天氣久久不散,北方多地相繼出現污染物指數“爆表”的情況。最新的氣象預報顯示,今天夜間,特別是從后半夜開始,受冷空氣影響,中東部地區的大范圍霧霾天氣將自北向南逐漸減弱或消散。(據12月21日人民網)
天氣預報送來了好消息,冷空氣的到來將驅散霧霾,22日迎來的晴朗天氣暫時讓人們松了一口氣,不用繃緊著吸入霧霾會帶來健康危害這根弦兒。據預測,冷空氣過后,霧霾又將卷土重來。“等風來”是目前能呼吸到安全空氣的可期待性最高、最快、效果最好的辦法。一個“等”字體現了我們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無奈。究根結底,霧霾的存在不能怪風沒有來,是我們造成的污染超過了自然能凈化的最大限度。對自然造成的超限度污染最終回到了我們自己身上,不論漂亮與否,不論資產多少,不管地位高低,現在不得不都暴露在霧霾天氣中。吸霾沒有選項,治理霧霾已經刻不容緩。
為治理霧霾,國家補貼購買無煙煤,大刀闊斧砍除過剩產能,治理沙化,種植防風林,倡導秸稈還田……省環保部門派出督查組明察暗訪,加大力度……部分市、縣實行免費公交措施,退耕還林政策,私家車限號……人民群眾響應出行坐公交,拼車,少開車的號召……
從上到下,深受“霾”害的我們也在行動,我們已經意識到了霧霾污染帶來的危害并為此憂心。但是依舊不散的霧霾告訴我們這還遠遠不夠。企業的污染氣體排放超標,產能落后,環保設施如同擺設,社會責任感缺失,鉆制度和管理的漏洞;再加上法律法規懲罰不完善,不嚴厲;環保執行者疏忽職守,抱著環保沒好處不得罪人的思維來例行公事;國家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有能源高消耗高污染的問題,雖有環保節能意識,但存在技術不到位、實行不到位,市場需求不到位的問題;問題到自己身上才知道嚴峻,我們缺乏穩定的科學的對未來的預測和掌控,或許我們過去被形勢所逼,沒有資本沒有經驗談環境保護,粗放模式也能帶來經濟的發展、增強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現在我們面臨的嚴峻挑戰是來自于自己,空氣污染、食品安全問題、土壤污染、水污染、不可再生資源的浪費等等,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過環境污染問題,我國的發展也沒有避過這一關。所以現實問題、技術問題、結構問題和長遠發展準備的問題都是我們要抓緊時間攻克的。
發展不能停,安全不能等。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發展安全兩件大事,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綜合運用各種手段,維護各領域國家安全,構建國家安全體系,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這可謂是看的夠深,夠遠,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了基調。下一步,就要做的夠細,進一步完備法律法規,不讓已經投入人力物力的事因人事調動而黃,不讓新蓋好的樓和廣場推毀重建,更尊重程序,多召開聽證會聽取意見……
治霾不能“等風來”。這樣,人民才會對政府、對國家、對未來有更多的安全感。看的遠,做的細,我們會走的更好,不只是擁有藍天而已。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